返回第204章 我可是先交卷的优等生(求订阅!)  八刃贤狼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下载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

看出什么破绽来。

只见罗宇洋围着珐琅牡丹纹执壶走了一圈后,摇了摇头说:

“这件珐琅执壶的造型、线条、釉色都是非常优秀,明显带有嘉庆早期画珐琅的特点,而且还继承了几分乾隆时期的韵味。”

罗宇洋说到这里,又转头问马方斌:“我可不可以上手?”

马方斌点点头,做了一个“请”的手势。

罗宇洋一手扶盖,一手托壶身,看了一眼底部。

上面果然写着六字篆刻款“大清嘉庆年款”。

在场的人都是行家,知道罗宇洋说的没有一点问题,底部的篆刻也很规整,看不出问题来。

“这件东西,从外表看,做得天衣无缝,就连做旧的手法都相当高超,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。”

听到罗宇洋的赞叹,朱月灵不干了:“那你倒是说说,你是如何看出来这是赝品的?”

“不要急啊,我这正要说呢。”

罗宇洋将壶盖打开,又安了上去,发出清脆的铜音:“问题就在这里,这只盖子做的太紧了。”

“太紧了?”

马方斌和赵东华都是一怔,没想到罗宇洋的注意力会关注执壶的盖子。

“这完全是严丝合缝了,看不到空隙,使用过的执壶不会是这样的状态。”

罗宇洋说到这里,看了看台下的诸人:“除非这件嘉庆年间的执壶,由宫廷造办处出来,就直接扔进了仓库从未使用,否则不可能会有这么紧的盖子。”

“但这又说不通了,既然没有使用过,为什么还会有做旧的痕迹呢?”

朱月灵又说了:“不对啊,刚才你不能上手,为什么就知道盖子很紧呢?”

罗宇洋摇了摇头:“你问这样的问题,说明你的道行还太浅,古董鉴定的第一要点是什么?”

朱月灵怔住了,显然不知道答桉。

罗宇洋指着自己的眼睛说:“眼力,鉴定师就是凭眼力吃饭的,一眼望过去,就要看出一件东西有哪里不协调,这才合格。”

说着,罗宇洋指着画珐琅执壶说:“盖子松了,是什么样的状态,盖子太紧,又是什么状态,肯定是不一样的。”

朱月灵哑口无言,看了看旁边的陈志平,后者也摇了摇头。

罗宇洋的话,根本就是无懈可击,没有任何破绽。

但话又说回来了,真正能把眼力练到如此程度的,当今国内,恐怕也没有几人能做到。

马方斌听到这里,也是暗自乍舌。

看样子,这个叫罗宇洋的家伙,还真是不一般。

不得不承认,苏学林确实淘到了一个宝贝。

这时,又有人提出了问题:“这件画珐琅执壶的彷制品为什么会做得这么真?”

这个问题,很多人都想知道。

一件彷制品,无论制作者的技艺如何高超,都不会在外观上做得这么完美,总会或多或少留下一些破绽。

但这件“铜胎画珐琅牡丹纹执壶”彷制品却明显不一样,从外观上看不出问题来。

其实这个问题罗宇洋本不必回答的,但他知道答桉,忍不住还是说了出来。

“我听说在六十年代末,七十年代初的时候,国家为换取外汇,一比一的,在故宫里彷制了一批收藏品,这应该就是其中的一件。”

众人一听,来了兴趣,这件事倒不是什么秘密,但是还是第一次见到那个年代的彷制品,不禁对这件画珐琅执壶又多看了几眼。

“换取外汇”这种说法当然比较好听,说的难听点,也就是蒙骗一下那帮外国土豹子,让他们乖乖掏钱,支援一下我们国内的经济建设。

罗宇洋看了看马方斌和赵东华,说:“我猜得没错的话,是钱美华,钱老师牵的头。”

马方斌和赵东华怔了怔,没想到罗宇洋还知道这个。

钱美华是谁?

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人。

换句话说,这是现今在世的,最强最专业的景泰蓝匠人。

第204章 我可是先交卷的优等生(求订阅!)(3 / 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不想错过《重生后,我对古玩价值了如指掌》更新?安装我的书城专用APP,作者更新立即推送!终生免费,永无广告!可换源阅读!

放弃 立即下载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